法政学院 | 我院学子在多项法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在近期开展的多项法学竞赛中,我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实战能力获得佳绩。通过书状撰写、模拟谈判、法庭辩论等多环节激烈角逐,他们以严谨的法律分析、出色的应变能力赢得评审团高度认可。充分展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实践成效。
2025年5月10日至11日,我院师生前往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参加第四届“一带一路”实务模拟谈判国际大赛。本次大赛由法律与国际事务学会(FLIA)、华东政法大学承办。我院代表队由杨孟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3级法学专业段蕾、王久懿,24级法学专业陈怡、汪琰胜、彭书博作为正式队员参赛。我方代表Goverment方,与HRI,GW shipping,USAN三方进行谈判,赛场上选手们沉着冷静,发挥出色,展现出了良好的口语水平和随机应变能力。在面对实力同样强劲的对手时,我方凭借着极强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迅速做出反应,相互配合默契,秉持着友好谈判的理念,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2025年4月11日,第十七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Frankfur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Moot Court”)中国赛区比赛在成都圆满落幕。该比赛以投资仲裁为主题,使用英语进行庭辩,旨在通过模拟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本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比赛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对投资者资产进行的征收为背景,围绕仲裁同意、属物管辖权、岔路口条款、警察权力理论、保护伞条款、资产估值日期、公允市场价值、文件制作及仲裁员资格九个问题设置竞赛题目。我院代表队由法政学院校友李翰轶律师、杨孟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3级法学专业段蕾、王久懿,23级英语专业许景雯,24级法学专业葛昕逸作为正式队员参赛。建队后,队内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经典参考案例的检索,针对这九个争议问题进行了法律检索以及模拟庭辩的活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月3日,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公布“IRAAC 法律人工智能应用大赛(涉外方向)”邀请赛初赛结果,我院鲁丹老师指导,23级法学专业王久懿、李子琪、胡婷、杨亦菲,24级法学专业李语组成的“乘风破浪队”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与AI的应用能力,在与全国22所高校的56支参赛队伍的角逐中荣获优秀奖,得分位列优秀奖第二名。
“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由上海市司法局指导,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松江区司法局、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法学会、上海市律师协会松江律师工作委员会、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承办。大赛有别于传统的模拟法庭形式,参赛选手实际参与诉讼活动,大赛专家评委则根据选手的选题、诉讼的社会价值、诉讼进展及诉讼取得的社会效果等作出评判。大赛激励在校大学生关注民生、投身公益事业与法律实践,鼓励在校大学生利用法学院所学法律知识,关注既涉及自身又涉及不特定社会大众的利益,特别是消费者权益。我院23级法学专业王久懿、胡婷、李子琪、杨亦菲组成的“维权先锋队”围绕携程“助力抢票”功能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展开专题调研,在15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创办于2009年,由上海市法学会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法学专业赛事之一。经过15年的发展,该赛事已形成“无底稿、无排练、真案例”的鲜明特色,吸引了包括众多985高校和港澳地区院校在内的全国顶尖法学院校参与角逐。大赛以其专业性、实战性著称,被誉为法学学子的“试金石”,每年都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高校第十九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中,我院代表队由法政学院悦瑞英、鲁丹老师指导,23级法学专业王久懿、段蕾,24级法学专业汪琰胜、汪玥共同组成,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本次比赛的优胜奖,展现了我院法学教育的优秀成果。
这些成绩不仅是参赛学子个人能力的彰显,更是学院法学教育改革成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 "理论+实践" 双轮驱动,通过搭建模拟法庭、实务实训等多元化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与国际视野。
期待更多同学以获奖团队为榜样,积极投身学术竞赛与实务锻炼,在涉外法治等前沿领域勇攀高峰。让我们共同以青春之力书写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