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以示范促课堂质量提升,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生科院启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示范公开课系列(一)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全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钟文辉教授于57日在敏行楼202呈现了一堂生动高效的《环境微生物学》示范课,本次示范课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观摩学习。

钟教授讲课内容为《环境微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微生物生长数量的测定)。在上课之前,钟教授确认、通报了学生到课情况,全部学生均提前到课。授课起始,钟教授简单阐述了实验技能的提升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课堂上,钟教授采用“动图演示”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以动态可视化形式呈现,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流程图解,生动展示了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技术要点。在讲解“稀释涂布平板法”时,他特别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每个操作细节,比如稀释倍数选择、涂布均匀度控制、报告结果时需注意数字规范和单位等。在介绍多管发酵法时,钟教授将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他指出,这种方法虽然精确度不如平板计数法,但在饮用水常规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帮助学生建立方法选择的科学思维。在分析“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具有怎样的影响”时,他要求学生对比不同实验数据,归纳关键规律,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课程最后,他特别强调了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单位使用、数字修改规则等细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精神状态饱满,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表现出对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在示范课后的研讨会上,观摩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教师们一致认为钟教授的示范课展现了多个教学亮点。授课以“问题导向”贯穿始终,钟教授通过回顾提问、案例讨论、延伸思考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在教学方式上,动态可视化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知识形象易懂,适时穿插的提问环节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在知识传授方面,贯穿课堂的启发式提问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堂纪律严谨有序,从明确教学目标到联系实际应用,环环相扣,板书与多媒体相得益彰。课堂开始的师生问好仪式,增添了一份庄重与温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充分贯彻了“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上课纪律,严格管理课堂,注重调动学生专心听课,通过提问、研讨检验学生听课效果,并计入平时学习成绩。针对教学改进,观摩教师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大家认为,教学内容安排上,兼顾了生物化学内容,因时间限制可不展开讲;在课堂互动方面,可适当增加课中随机提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此外,适当拓展课本外知识,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红益总结指出,此次示范课堪称实验课程教学的典范,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标杆。尤其是课堂的仪式感值得推广,有助于营造良好课堂秩序。他强调,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教学规范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次示范课是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未来学院将以此类示范课常态化,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推广优秀教学成果,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 更新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 阅读量

  • 文字

    许凡

  • 图片

    许凡

  • 编审

    钟文辉 徐萍

地址:丹阳市经济开发区正德路8号

电话:(0511)88150013

传真:(0511)88150072

邮编:212300

Copyright © 2018 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