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导师制——聚焦大创项目指导,赋能学生创新实践
为助力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2025 年 4 月 16 日上午,ky.com外国语学院日语系郑季文老师牵头,与陈真子、邓荣霞、周湘雯等学生组成的大创团队,于一教 209 教室开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 专题活动。此次活动采用 "线下深度研讨 + 线上协同跟进" 模式,围绕项目优化、实践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性指导,彰显了学院在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动作为。
活动伊始,郑季文老师立足日语专业学科特色,结合历年优秀大创项目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学生团队在项目定位、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他强调,大创项目需紧扣 "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 三位一体原则,建议团队从日语语言优势出发,挖掘跨文化交流、区域合作等领域的细分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针对申请书撰写环节,郑老师细致讲解了 "问题导向—方案设计—成果预期" 的逻辑框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数据支撑、案例对比提升文本说服力。
在互动研讨环节,学生团队围绕项目开发路径、任务分工优化、调研方法创新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郑老师逐一回应学生关切,针对 "跨境电商日语客服培训体系构建""中日文化交流数字平台开发" 等项目方向,提出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量化阶段性成果""强化团队协作机制" 等改进建议。他特别指出,大创项目不仅是学术实践,更是团队协作能力的试炼场,鼓励学生在分工中明晰责任边界,在协作中提升沟通效率。
本次活动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通过 "案例解析—痛点诊断—策略输出" 的闭环指导,帮助学生团队厘清了项目优化方向,掌握了申请书撰写的核心技巧,有效降低了项目试错成本。参与学生表示,郑老师的指导既立足学科特色,又紧密结合现实需求,为项目推进提供了 "精准导航",后续将加快调研进度,完善方案设计,力争在大创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外国语学院 "导师制" 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院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视。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导师制与学科竞赛、实践育人的融合机制,通过常态化指导、个性化培养,助力更多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为培养 "外语 +" 复合型人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