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中再创佳绩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圆满落幕,我校学生表现优异,再创佳绩。经过4月13日268人的初赛选拔,我校的范书瑾同学和宋欣桐同学从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5月11日的省赛。最终,两名同学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发挥,均斩获省级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扎实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卓越风采。
图 1 决赛晋级名单
图 2 决赛获奖名单
本次竞赛四个类别:A(研究生)、B(英语专业本专科生)、C(非英语专业本科生)、D(体育艺术类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均设四个全国奖励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晋级决赛名额、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初赛产生,分别依据各参赛高校初赛人数的6%、30%和50%评选。特等奖和一等奖通过决赛产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织机构根据决赛成绩确定,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比例为1:5。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是全国性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机制,在促进大学各类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广大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年来我校积极鼓励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参赛,并为其提供全方位支持。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完整周期,是一场语言能力的系统性提升。从初赛到决赛的备赛历程,不仅强化了既有知识储备,更是对思维的突破提升。我校的范书瑾同学在分享备赛经验时表示,整个备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备赛初期:以真题为锚点进行规划,通过分类训练逐步掌握题型规律。二、专项突破:不再局限于试卷,有目的性地寻找外刊进行每日听写和阅读训练,同时对竞赛单词书目进行记忆与联想;在此过程中,语料积累与思维敏锐度形成正向循环。三:比赛临近:进行写作专题训练,针对图表作文信息分析,在议论文中运用论点分级,通过事例支撑增强论证力度。晋级决赛后,知识整合尤为重要。可以以真题为基础系统梳理知识点,对错题进行归因分析。回首整个备赛历程,范书瑾同学认为此次竞赛的价值远超出奖项本身。精进的学习方法打破了工具性学习的局限,思维模式的转变构建起分析问题的认知框架,这些由实践获得的能力,为其日后知识探索提供了更有力的方法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