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一堂音乐党课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作者:郝臻威 赵晖 周竹生
近日,位于江苏丹阳的ky.com起凤楼剧场内灯火通明,掌声如潮。由南京师范大学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胜利之歌——歌声里的新四军》音乐党课在此倾情上演。数百名师生与市民齐聚一堂,在18首歌曲中重温新四军奋战历程,于艺术与历史的交融中汲取奋进力量。
新四军“重回”丹阳:历史回响与热切期盼
当天,100余名身着新四军军服的演员列队步入中北学院校园,这支“铁军”的“归来”,恰是对历史的深情呼应——80多年前,丹阳正是新四军江南抗战的重要战场。
1939年11月,新四军在丹阳延陵镇贺甲村全歼日军168人,史称“延陵大捷”,创下江南敌后运动战歼敌纪录。从新四军挺进纵队成立到渡江北上……在丹阳大地上,新四军书写了军事斗争与群众动员的壮丽篇章。
展演前夕,这场演出已引发市民热切关注。“父亲是抗战老兵,腿脚不便无法到场,但他反复叮嘱我要找到直播。”丹阳市民王学众说。丹阳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项强表示,希望听到歌颂延陵大捷的《反扫荡》战歌。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让这场演出尚未启幕便承载了厚重的情感。丹阳市丹凤幼儿园的马老师看到演出节目单后兴奋地说,其中有她女儿所在合唱团演出的节目。马老师的女儿在南师大音乐学院就读,整台节目都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60名师生历经180天排练,呈现了这堂精彩的音乐党课。
全场景沉浸式体验:铁军风采震撼人心
“烽火初燃,军民同心!”随着舞台灯光骤亮,《白菜心》《保卫郭村》等歌曲铿锵响起。演员们以合唱、情景剧、舞蹈等多元形式,再现新四军战士持枪冲锋、百姓推车支前的场景。舞台背景中,奔袭、冲锋等画面通过全息投影跃然眼前,枪炮声、呐喊声与旋律交织,令观众仿佛置身历史现场。
“《黄桥烧饼歌》一响,我眼泪就下来了。”丹阳市民郭丹情不自禁,深情叙述。中北学院学生唐崇泉在朋友圈写道:“‘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这首诞生于黄桥战役期间的民歌,以质朴歌词道出军民鱼水情。”
“舞台上战士与老乡紧握双手的情景和今日警民共同巡逻的画面重叠。铁军精神从未远离!”“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延陵派出所副教导员薛晓静说,扎根在延陵这片英雄土地,更懂得军民鱼水情深、铁军精神坚不可摧。当《九九艳阳天》的悠扬旋律响起,年轻学子挥舞手机灯光,剧场化作星海,历史与当代完成了一场无声对话。
红色基因的创新表达:一堂“可感可学”的红色党课
“这不是普通的演出,而是一堂‘行走的红色党课’。”中北学院党委书记周燕表示,这场音乐党课以艺术为桥,让红色教育“活”了起来。
据了解,这堂音乐党课分为“烽火初燃”“鱼水情深”等五个篇章。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赵宴会介绍,团队历时半年,从史料中挖掘曲谱,邀请抗战老兵后代参与排练。演出将创新贯穿始终。传统民乐加入交响编曲,《茉莉花》从柔美小调变为磅礴战歌;3D技术还原新四军战斗的硝烟;学生演员通过“角色日记”深入理解历史。“我们不是复刻历史,而是让青年与历史共情。”中北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韩中建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歌声唤醒红色记忆,正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从前年在中北学院演出的大型话剧《雨花台》到这次的音乐党课,思政教育我们牢记在心,刻骨铭心。”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演出虽然结束了,但《新四军军歌》的余音还在观众耳边响彻。这一刻,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思政完美交融。
来源:“学习强国”镇江学习平台
时间:2025-05-24